《汽车机械制图》复习备考题目
若需要查看本文档完整部分,您可以下载本文档,请前往☛【资源中心】☜进行下载!
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
一、填空题
1.图样是按照一定的投影方法,遵照国家标准绘制的准确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的图。
2.图样中,机件的可见轮廓线用 粗实线 画出,不可见轮廓线用 虚线 画出,尺寸线和尺寸界线用细实线 画出,对称中心线和轴线用 细点画线 画出。
3.绘图时不论采用何种比例,图样中所标注的尺寸数字必须是零件的 实际 尺寸,尺寸以 mm 为单位时,不需标注代号或名称。
4.尺寸标注中的符号:R表示 半径 ,φ表示 直径 ,Sφ表示球直径,t表示厚度,C表示45°倒角 ,EQS表示 均布 。
5.标注水平尺寸时,尺寸数字的字头方向应向上;标注垂直尺寸时,尺寸数字的字头方向 朝左 ;角度的尺寸数字一律按 水平 位置书写。当任何图线穿过尺寸数字时都必须 断开 。
二、选择题
1、下列符号中表示强制国家标准的是( C )。A.GB/T B.GB/Z C.GB D.JB
三、判断题
1. 表达单个零件的形状、结构、大小及技术要求的图样称为零件图。(√)
2.表达机器或部件中零件间的相对位置、联系方式、装配关系的图样,称为装配图。(√)
3.画图是把空间形体按正投影方法绘制在平面上,读图则是根据已经画出的视图,进行形体分析,想像空间形体形状的过程。(√)
4.制图标准规定,图样中标注的尺寸数值为工件的最后完成尺寸。( √ )
5.平面图形上确定其他点、线位置的点和线称为尺寸基准。图纸上基准是标注尺寸的起点。(√)
第二章 投影基础
一、填空题
1.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是:主视图与俯视图 长对正 ;主视图与左视图 高平齐 ;俯视图与左视图 宽相等 。
2.零件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主视图上只能反映零件的 长 和 高 ,俯视图上只能反映零件的 长 和 宽 ,左视图上只能反映零件的 宽 和 高 。
3.零件有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在主视图上只能反映零件的 上下左右 方位,俯视图上只能反映零件的 前后左右 方位。
4.与一个投影面垂直的直线,一定与其它两个投影面 平行 ,这样的直线称为投影面的 垂直线 。具体又可分为为 正垂线 、 铅垂线 、 侧垂线 。
5.与一个投影面平行,与其它两个投影面倾斜的直线,称为投影面的 平行线 ,具体又可分为 正平线 、 水平线 、 侧平线 。
6.与三个投影面都倾斜的直线称为 一般位置直线 。
7.与一个投影面平行的平面,一定与其它两个投影面 垂直 ,这种平面称为投影面的平行面,具体可分为 正平面 、 水平面 、 侧平面 。
8.垂直于一个投影面且同时倾斜于另外两个投影面的平面称为投影面垂直面,具体可分为 正垂面 、 铅垂面 、 侧垂面 。
9.与三个投影面都倾斜的平面称为 一般位置平面 。
二、判断题
1.投影面平行面在平面所平行的投影面上,其投影反映实形。另外两个投影为缩小了的类似形。(×)
2.形体中互相平行的棱线,在轴测图中仍具有互相平行的性质。(√)
3.画正等轴测图时,为作图简便一般将变形系数简化成1,凡是平行于投影轴的线段,就可以直接按立体上相应的线段实际长度作轴测图,而不需要换算。(√)
第三章 组合体
一、填空题
1.根据组合体各组成基本体的组合关系,可分为叠加型组合体、切割型组合体、综合型组合体。
2.组合体视图的画图步骤是形体分析法、 选择比例图幅 、 选择视图 、布置视图、 画底稿 、检查、描深、标注尺寸、完成全图。
二、判断题
1.标注尺寸的起始位置称为尺寸基准。基准选定后,各方向的主要尺寸(尤其是定位尺寸)就应从相应的尺寸基准进行标注。(√)
2.标注尺寸的起始位置称为尺寸基准。组合体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每个方向至少应有一个尺寸基准。(√)
第四章 机件的表达方法
一、填空题
1.机件外部结构形状的表达方法有: 基本视图 、 向视图 、 局部视图 、斜视图四种。
2.剖视图用来表达机件的内部结构形状。按剖切范围的大小来分,剖视图可分为 全剖视图 、 半剖视图 、局部剖视图三种。
3.半剖视图适用于__对称__图形,其剖视图与外形图的分界线为 点划 线。
4.剖视图用来表达零件的内部形状,剖面可分为实体部分和空心部分两种。
5.断面图主要用于表达机件上某一断面的形状。断面图可分为移出断面图和重合断面图。
6.移出断面图和重合断面图的区别是:移出断面-画在视图轮廓外面的断面,重合断面-画在视图轮廓里面的断面。
二、判断题
1.将机件向不平行于任何基本投影面的平面投射得到的视图称为向视图。(×)
2.向视图是将机件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用于表达机件局部外形。(×)
3.机件的内部形状已在半剖视图中表达清楚,在另一半表达外形的视图中不必再画出虚线。(√)
4.剖视图只画出机件剖开面上的轮廓线。(×)
第五章 标准件与常用件
一、填空题
1.内外螺纹只有当_牙型_;__直径__;__螺距和导程__;__线数__;__旋向__等五要素完全相同时,才能旋合在一起。
2.导程Ph和螺距P的关系是__Ph=P×n__。
3.内、外螺纹的规定画法是:牙顶圆用 粗实线 表示,牙底圆用 细实线 表示,螺纹终止线用粗实线表示。
4.齿轮轮齿部分的规定画法是:齿顶圆和齿顶线用 粗实线 绘制;分度圆和分度线用 细点画划线 绘制;齿根圆用细实线绘制,也可省略不画。在剖视图中,齿根圆用 粗实线 绘制。
二、判断题
1.螺纹的公称直径是指螺纹的中径的基本尺寸。(×)
2.内、外螺纹的五要素中只要牙型、直径、螺距一致,他们就能互相旋合。(×)
3.外螺纹的牙顶圆投影用粗实线表示,内螺纹的牙顶圆用细实线表示。(×)
4.在剖切平面通过螺杆的轴线时,对于螺栓、螺母均按剖切绘制。而螺柱、垫圈、螺钉均按未剖绘制.×
5.当用剖视图表达内外螺纹的联接时,其旋合部分按外螺纹的画法绘制,其余部分仍按各自的画法表示.√
6.螺纹一般不按真实投影作图,而是采用机械制图国家标准规定的画法以简化作图过程。(√)
7.双头螺柱用来连接两个不太厚并能钻成通孔的零件,并与垫圈、螺母配合进行连接。(×)
8.螺钉连接一般用于受力不大又不需要经常拆卸的场合。(√)
9.对齿轮的标注是齿顶圆直径、分度圆直径及有关齿轮的基本尺寸直接注出,其他各主要参数如模数m、齿数z、齿形角α等在图纸右上角参数表中说明。(√)
10.对齿轮的标注是齿顶圆直径、分度圆直径及有关齿轮的基本尺寸不需要直接注出,和其他各主要参数如模数m、齿数z、齿形角α等在图纸右上角参数表中说明即可。(×)
第六章 零件图
一、填空题
1.在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中,轮廓算术平均偏差的代号为 Rα 。零件的表面越光滑,粗糙度值越 小 。
2.形位公差是指零件的实际形状和位置相对于理想形状和位置的允许变动量。
3.基本尺寸相同的孔和轴产生配合关系,根据间隙的大小,可分为间隙配合,过盈配合,过渡配合三种;
4.零件图主视图的选择原则有形状特征原则,工作位置原则,加工位置原则。
5.一张完整的零件图应具有下列四部分内容:①一组图形 ;②完整的尺寸 ;③技术要求 ;④标题栏。
6.视图中标注的尺寸,按其作用可分为定形尺寸、定位尺寸和总体尺寸。
二、判断题
1.互换性是规格相同的零件未经选配即可装配,并能保证使用性能要求。(√)
2.零件在制造时只要保证尺寸公差符合图纸要求就可以完全满足互换性。(×)
3.任何零件图的主视图只能选择反映零件结构形状特征的视图。(×)
4.在零件图中,必须画出主视图,其他视图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5.对于螺栓、螺母等紧固件,以及轴、连杆、球、键、销等实心零件,若纵向剖切,且剖切平面通过其对称平面或轴线时,则这些零件均按不剖绘制。(√)
6.公差表示尺寸允许变动的范围,所以一定为正值。(√)
7.零件图的主要尺寸要直接注出,非主要尺寸可按工艺或是形体注出。(√)
8.上、下偏差可正、可负、可为零(√)
第七章 装配图
1.装配图一般应具有的内容:①一组图形;② 必要的尺寸 ;③ 技术要求 ;④ 零件的序号、明细栏、标题栏。
2.装配图是用来表达零、部件的装配关系,所以在装配图中必须注出每个零件的全部尺寸。(×)
3.装配图中所有的零件、部件必须编写序号,并于明细栏中的序号一致。(√)
4.识读装配图的目的是搞清机器或部件的性能、装配关系和各零件的主要结构、作用以及拆装顺序等。(√)
5.装配图是表达机器或部件的组成、装配关系、位置关系、连接关系和工作原理,以及安装、调试、检验时所需的尺寸数据和技术要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