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保养专题:车辆防护、发动机室检查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汇编,如有版权纠纷,请您使用【留言中心】功能告知我们。
一、汽车二级维护作业车辆防护
车辆防护作业,确保了汽车维护作业的安全性和规范性,是汽车维护作业顺利实施的前提和保障。
1、前期准备工作
(1)将车轮挡块施加于两后轮。
(2)安装尾气排放管。
2、汽车内部防护
(1)用遥控器打开车门,将点火开关置于ON位置,降下两侧前车门玻璃,再将点火开关置于OFF位置。
(2)安装座椅套、方向盘套、脚垫、变速器手柄套 。
(3)拉开发动机舱释放杆。
3、车辆外部防护
(1)将发动机舱盖支起 。
(2)安装翼子板防护布、前格栅防护布。
二、发动机舱内检查项目
1、检查冷却液面高度检查
通过冷却液储液罐上的刻度线检查,要求冷却液面在上下刻度线之间,若冷却液面过低,应添加冷却液。
2、操作要点
当添加冷却液需打开储液罐盖时,一定要注意操作规范,确认发动机是否处于热态,将厚的垫布置于储液罐盖上,用手压紧垫布,先顺时针拧松储液罐盖45°,放出冷却系统内部的热气,等气体完全放出时,再旋转45°,将储液罐盖拧下 。
知识点:冷却液
(1)冷却液成分:
冷却液主要成分为乙二醇和蒸馏水的混合液,有红色和绿色两种,均为长效冷却液。若过期使用冷却液,其内部的防锈成分会降低,散热器、管道、软管等将会损坏。
(2)冷却液主要指标:
冷却液主要指标是结冰点,有-25、-30、-35、-40、-45、-50六种型号,维修技师可根据车辆使用地区的最低温度,通过添加蒸馏水来调整冷却液冰点,浓度越高,其冰点越低。
(3)更换周期:每40000Km或两年。
2、玻璃洗涤液面高度检查
(1)通过洗涤液灌内的标尺检查 。
(2)通过洗涤液灌上的刻度线检查,若洗涤液面过低,应添加玻璃清洗液。
知识点:玻璃洗涤液
俗称玻璃水,属于汽车使用中的易耗品,为浅蓝色液体,是水、酒精、除虫胶清洁剂、防冻剂等成分的混合液,目前使用的型号以长效防冻型为主,冬季不结冰,确保一年四季使用,因此,玻璃洗涤液的主要指标是冰点。当你感觉到前挡风玻璃上有灰尘、飞虫残留物等,影响挡风玻璃的透明度时,就需要操作洗涤装置,喷一喷玻璃水,让前挡风玻璃处于最佳的透明状态。
3、制动液液面检查
通过制动液储液罐上的刻度尺检查,要求制动液液面在上下线之间,若制动液面过低,应添加符合该车规定型号的制动液补充,同时检查制动液盖上通风孔是否堵塞。
知识点:制动液
(1)制动液型号:有醇型、矿油型、合成型三种类型。目前,汽车使用制动液均为合成型制动液。
(2)制动液吸湿性:
制动液能够吸收空气中水分,从而使沸点降低,当制动产生热量时,制动液沸腾,使制动管路内制动液产生气阻,吸收了施加在制动分泵上的液体制动力,总体上使车辆制动性能降低。制动液中的水分还会在制动分泵上产生锈蚀,使制动液在密封圈处泄漏。
(3)检查/更换周期:
每行驶10000Km或6个月检查一次。
每行驶40000Km或两年更换一次。
4、机油检查
(1)液面高度检查:
拔出机油尺,清洁干净,然后再插入,抽出机油尺,确认机油液面高度是否符合标准 。
(2)机油质量检查:
将机油涂在手上,观察颜色,判断是否变质,有无混入水分、金属屑等异物。同时,嗅一嗅机油的气味,判断机油是否被发动机曲轴箱内废气污染。
知识点:发动机机油
(1)机油分类和标准:机油主要有汽油机机油和柴油机机油两种类型。使用等级标准是按照API(美国石油学会)分类的,黏度等级是按照SAE(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来划分的。
(2)机油使用等级分类(API)。
汽油机机油型号由低至高:
SF、SG、SH、SJ、SL、SM、SN
柴油机机油型号由低至高:
CA、CB、CC、CD、CE
(3)机油黏度等级分类(SAE)
1)单级黏度机油:分为冬季机油(W级)和非冬季机油,有0W、5W、15W、20W、25W、20、30、40、50、60等级别,从左到右,适应的环境温度越高。
2)多级黏度机油:目前不论是汽油机机油还是柴油机机油,使用的都是多级黏度机油,即一年四季通用型,如5W/40,该机油使用的最低环境温度不低于-30℃,最高环境温度不低于40℃,即环境温度在-30℃—40℃之间,都能使用。
(4)机油更换周期
普通级别机油一般为车辆行驶5000Km或间隔6个月,不同车型规定使用机油的型号不同,同一类车型有相同的机油更换周期,因此,要依照生产厂家规定的保养周期为准。
评论